人生的意義  正鴻 歐志良http://blog.udn.com/ewww168/2431911

           

數千年來,最聰明的人,或最簡單的人都曾在人生目的這個問題上打轉過。「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我們都想尋獲並實現一個比我們自己更遠大的目標。」「人的存在本質是要去尋求生命〝意義〞的,否則一個人活得渾渾噩噩,像行尸走肉一樣,這樣的活著有甚麼價值呢?」

  要探索人生的意義,體會生命的價值,就必須去追生與死,安與危,樂與苦,常常是檢驗人生價值觀的尺度。

  探索人生的意義首先「從心著手,因為生命之泉是由心而出。」人生目的就是實踐最真實的自我,這也是人活著的理由。首先要知道我是誰。別讓文化、背景、財富、才能、或知識限制我們尋求人生的價值。相反的,可以利用這些外在條件來省察自己被安排生存在某個地區和某個時代是否有特殊的意義與作用。

  其次就是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勾畫出個人的使命宣言。

  接下來要往何處去,當我們活在自己勾勒的人生目的宣言裡,知道它的確是切實可行的。它就會激勵你,使你的眼光更遠大,人需要明確的目標來幫助自己達成理想。所以必須知道自己將來要何去何從。

  更重要的是要付諸行動,完成人生目的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部份就是:如何實踐目標?

生命的價值,正是在跑好自己承擔的這一里程中體現出來的。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人用生命所創造的價值,卻可以與世長存。

  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有天,就有地,有真就有假,古人云:「有生就有死。」 但是誰能真正掌握生與死?又有誰能真正地超生了死?隨著醫藥科學的發達,人們也許可以控制出生率,卻無法決定要誕生在哪個家庭,所以人之生是無法掌控的。對於死亡也是同樣的情況。醫生也許可以為重症者延長數天、數月、甚至數年的生命,但是當大限一到,沒有人能不向這個世界說聲再見的。莊子,他說:「我本不欲生,忽然生於世;我本不欲死,忽然死期至。」這句話道盡人生的無常與無奈,生與死皆非人所能掌控,這也是人人不能否認的。

  人的一生是不在乎高深的學問,也不在乎外在有形有相的一切,也不在我們社會地位的高低與否,而是在於我們如何以本自俱足的智慧來過充實的一生,所以我們不應被外在的一切所迷惑,反而應當善用我們所有的一切,借假修真,達本還源。人生存在的意義是:「縱使我僅只是一面小亦不會發光的鏡子,但我仍可把我所接受到的太陽的光芒毫無保留的反射出去。」

  釋迦牟尼佛曾說:「眾生皆俱如來佛性,眾生必定成佛。」如果我們能真心體悟佛陀開示的這番真理,時時刻刻不斷地修我們的佛性並且行正道,我們不僅能以真智慧來開創自己有意義的人生,同時也能幫助其他人走上同樣的修道之路。人生目的不一定是偉大的構想或革命性的發明。相反的,它往往源自於我們對毫不起眼之事務的執著。追尋生命的意義就是自我價值的體驗,當體驗到自我價值的圓滿時,人的生命力,創造力,會無限的開展,就會感覺到生命的完全,到時候一切的苦難就煙消雲散了,因為知道了為甚麼而活,就會活得更自由,更自在,更有生命力,更有創造力。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其實並不那麼「沈重」,也不是「框框」,那正是從海闊天空中解脫出自已。當一個人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意義目的之後,他會體驗到一份充實,圓融,喜悅,輕鬆,舒坦,飄逸的感覺,那就是自我實現的體驗。如果能再進一步成長,他可能體驗到從自我實現到高峰經驗的境界。

  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輕如鴻毛活,要活得有尊嚴;活有流芳百世,有遺臭萬年。人生的意義;在於增進人生的真善美,在於懂得永恆的生命力在於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給人方便。 

  我們是幸運的,求了道,有 老 、諸天仙佛和疼愛我們的濟公老師引導我們開發本自俱足的智慧與潛能。仙佛時常慈悲勉勵我們修道過程中要能堅強、勇敢、忠實,如此我們的內心才會更清明,掌握生命價值,人生才更有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灰姑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